[ 胡順亮, 2017-11-06 ]
前段時間蘇化集團發起學習“工匠精神”的活動,我們安裝公司積極響應,號召集體學習了《工匠精神》一書,隨后在公司內部組織的討論過程中產生了劇烈的反響。
在本次討論中錢經理首先拋磚引玉提出“第一次把事做對”,立即得到了大家贊同,確實第一次把事做對,對個人不僅僅節省了時間和精神,更是多出了把事做到更好,和從中吸取經驗自我進步的時間。對公司來說則是提升效率和成本,避免“忙亂癥”。隨后每個同事紛紛踴躍發言,對德勝洋樓企業文化、對書中認識結合自身體會的探討等等,歷時2小時討論會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我本身是一名財務人員,在這次的學習討論中發現財務人員更應該具備“工匠精神”,做好作對每一筆賬目,確保自己出具的每一張財務報表準確可靠,賬簿中每一個小數點精準無誤,每一份財務報告真實完整,處處都需要工匠的責任心。在新時代的經濟背景下僅僅做好會計核算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存活、發展,企業越來越多的向財務部門要效益,財務部門以企業財務數據為基礎,運用多種分析工具,對企業的薄弱點進行控制調整,從而實現企業價值。這一過程中,需要多種量化計算,對準確性要求高,這些無一不需要我們具備更高會計專業素養,而且現今社會飛速發展為了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經濟新常態,會計的使用工具、涉及財務的法律法規和隨時變化的政策都在不斷完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不斷學習新知識,完善自己專業知識體系,然后根據企業的特殊情況創新管理手段和工具。組織學習《工匠精神》是及時的,也是必須的,在結合“工匠精神”后,使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更高的要求。
“工匠精神”并不是我們需要爭取實現的目標,而是每一個合格員工都應該具備的品質,只要我們具有“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追求,必定能實現屬于我們每個人的中國夢。